“四感四铁四特” 故事丨时松:践行“四感四铁四特”精神 交出豫东南建设满意答卷

发布时间:2025-01-25
来源:

豫东南公司揭牌仪式上颁发区域开发授权书

2022年12月20日,时松作为集团推荐的干部,由省政府委派至豫东南高新区管委会挂职副主任,并担任集团豫东南公司、信阳公司董事长。“从任职那一刻起,使命感就在我心中熊熊燃烧”,时松说,当时,他负责集团投资管理部工作刚一年,又无怨无悔地奔赴离家400公里的豫东南高新区去开创新局面。面对当时经济下行周期中项目投资平衡的棘手难题、家庭与工作难以兼顾的矛盾,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。通过不断强化内心的使命感、责任感、紧迫感和荣誉感,他将个人命运与豫东南高新区的发展紧密相连。

在项目推进初期,他将“四感”化为清晰明确的行动指南,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党委决定。面对豫东南高新区核心起步区域内信阳师范大学信阳理工学院(一期)、配套人才公寓(一期)项目作为先手棋一直未能实质性开工建设的困难,克难攻坚承担起政治任务,迅速启动项目建设。他潜心钻研项目全过程管理,与管委会职能部门齐心协力,摸索出契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招拍挂、过程监督及完工验收机制,为项目顺利推进筑牢根基。

项目原貌

“‘四感四铁四特’精神在项目建设中可以凝聚起强大合力。”时松说。面对总建筑面积25.2万平方米、总概算投资额17.42亿元的任务,面对当年建设当年招生的工期安排,面对新区发展从零到一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,他提出了“五抓、五保、双提、双增”的奋斗口号,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热潮,镌刻出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答卷。

一年多来,他主持召开夜例会356次、日例会212次、安全例会56次、监理例会38次、专题会29次;28天完成高度15.7米跨度52.8米的西大门建设,1个月打桩2512根,2个月封顶首栋宿舍楼主体,3个月封顶全部8栋建筑。在项目参与人数方面,3月份287人、6月份811人、8月份2461人。

项目参与人数

尽管时间紧,任务重,但在他的组织下,参建单位迅速融合。 “日调度、夜例会、周督导、月排名”成为高效沟通的桥梁,问题公开透明,决策果断迅速。通过严格的台账管理与挂图作战,团队执行力大幅提升。

劳动竞赛

自2023年正月初五起,时松便如同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,日夜穿梭于项目一线。他带领公司干部职工以严苛标准把控每一项工艺,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,全力加快进度。他秉持 “事虽难,干则必成” 的坚定信念,以劳动竞赛为契机,与管理人员优化工期安排,与技术人员并肩攻克技术难题,为工人们加油鼓劲。在他的带领下,团队成员士气大振,施工现场灯火辉煌,机器轰鸣不断,众人齐心协力,朝着目标全力冲刺。

项目建设现场

星光不负赶路人,时代成就奋斗者。时松带领团队一路披荆斩棘,用辛勤与智慧拼搏出豫东南公司的优异成绩。

理工学院(一期)项目成功入选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,获得河南省优质结构工程、信阳市优质结构工程、信阳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、信阳市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、信阳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。人才公寓(一期)项目7号地块10栋991套获河南省优质结构工程、信阳市优质结构工程奖,地下车库BIM技术获河南省第七届匠心杯大赛二等奖。

项目建设现场

2023年5月,省领导对理工学院(一期)项目建设现场进行了调研;2023年8月,全省第九期“三个一批”项目建设活动在豫东南高新区作为主会场举行时,理工学院(一期)项目被列为参观项目;2024年8月29日,省领导调研信阳理工学院,重点察看实验室、产教融合中心等;2024年9月14日,河南日报刊登《书写“两个更好”出彩答卷|风起大别山 潮涌豫东南》,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被大篇幅报道……

“这份出彩答卷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与汗水,更是激励我持续前行的强大动力。”时松表示,他将继续以 “四感” 立心、“四铁” 强骨、“四特” 塑形,在豫东南高新区这片热土上续写新篇章,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